顾晓花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宁夏闽宁月嫂家政服务公司金牌月嫂顾晓花:
奋斗铺就幸福路
顾晓花原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2019年,29岁的她报名参加了固原市妇联举办的闽宁妇联对口帮扶交流合作项目——“闽宁月嫂”培训班。她用心听、仔细看、认真记,如饥似渴地学习育婴知识,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3年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奋努力的顾晓花不断培训学习、入户实践,不仅掌握了育婴理论知识,在实操技能上也成为了当地家政服务行业里的佼佼者,先后取得中级育婴师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成为闽宁月嫂家政公司金牌月嫂,赢得客户的认可和好评。2020年,她在固原市家政服务业个人星级大赛中获得了“五星级家政服务员”称号;2021年,代表固原市参加自治区乡村振兴技能大赛,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
回望过去的5年,顾晓花感慨不已:“‘闽宁月嫂’培训班,带我进入家政行业,成为一名家政人,宁夏闽宁月嫂家政公司为我提供了就业平台,让我从一个农村妇女发展成为年收入6万元的金牌月嫂。今后,我要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客户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姐妹掌握一技之长,上岗就业,改变人生,活出尊严。”
赵继民
宁夏西吉继民手工编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民:
巧手编织好生活
赵继民是一位单亲母亲,她的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但幸运的是,一路走来她得到了区、市、县各级妇联组织的关爱和帮助。在“闽宁妇联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项目”13万元资金的扶持下,赵继民建立了“闽宁协作手工工作室”,创办了固原市继民手工制品培训学校,成立了宁夏西吉继民手工编织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员工528名,其中编织工500名,管理、技术人员28名,成为集教学、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务企业。目前,公司研发的手工编织用品和艺术品有8大类60多个品种,包含棉、麻、草编织、钩织鞋、帽、挂件、包包、座垫等日常用品。最近公司又研发了用老棉线钩织的各种桌布沙发巾、手工编织手链等。近年来,公司举办手工编织培训班200余期,培训人员近万名,就业率高达50%。今年,在西吉县妇联支持下利用闽宁协作项目资金,举办手链编织订单培训16期800人,培训的编织熟练工与深圳市浩宇礼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协议,由公司提供原材料并对编织好的手链全部回收,每人月收入约1500元。山海相连,心手相牵。赵继民创业之路也是闽宁姐妹携手前进的生动写照。
赵继民说,最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着我们挺过来的,是闽宁协作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恩情我忘不了。我要以实际行动感恩这一切,把手工培训做大做强,带动全县妇女创业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之力。
王琛
固原市原州区六盘女红服饰创意工作室负责人王琛:
带动更多姐妹巧手绣幸福
王琛从小就对刺绣、剪纸等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为了能掌握刺绣、盘扣、编织等传统手工技艺,1998年,她从朋友处借来2000元租下12平方米的场地,成立“六盘女红创意工作室”,开启了创业之路。
创业艰辛,用她的话说“工作室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妇联娘家人的鼓励和支持”。2017年至2019年工作室先后得到“闽宁妇联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项目”扶持资金14万元,在“娘家人”的助力下,她引进国际化立体版型设计裁剪,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时尚接轨,并形成产业化生产模式。目前,工作室已扩大至1500平方米,每年培训、带动50多名失业、残疾妇女就业。
这些年来,创业再难她也不忘回馈社会。疫情期间,她和工作室的姐妹一起为医护人员制作防护服,2021年河南受涝严重,她们积极捐款,为灾区重建尽一份绵薄之力,“今后我还会继续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王琛说,创业之路非常艰辛,没有党的恩情,没有闽宁合作,没有妇联“娘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工作室的今天。今后,我会努力把手工品牌做大做强,推向更大的市场,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
徐美佳
禾美(宁夏)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美佳:
惠农直播带货闯市场
徐美佳本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村官”。2019年徐美佳来到闽宁镇,创建了“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在东西部对口协作资金和各级各部门政策的支持帮扶下,成立禾美(宁夏)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公司探索创新销售模式,打破销售空间壁垒,由村里20名妇女组成了“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通过“以工代训、订单培训”的方式提升贫困群众劳动技能,不仅直接带动近百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还间接带动300人就业,让宁夏的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的同时,将福建的“八闽好物”引进来。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依托电商平台,创造了闽宁协作产业扶贫的新业态,有效实现了贫困群众“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目的,做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姐妹们已经把公司当作了自己的家,把同事当作了亲人,未来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会更红火!”徐美佳说。
牛文兰
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法学专业大三学生牛文兰: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牛文兰是从西吉县平峰镇王垴村庄湾组考出去的女娃娃。
2019年,牛文兰考上华北电力大学后,在宁夏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下,获得了“闽宁项目”资助,带着好奇和欣喜开启了大学生活。
3年时光,在福建、宁夏两地妇联的关心下,牛文兰不仅不用再为生活发愁,将更多精力用于学业,同时也还激励她坚定了为美好未来拼搏、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
作为受助者,牛文兰努力学习,拿到了各类奖学金及荣誉证书。她还积极参加支教、马拉松医疗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去年11月29日,牛文兰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牛文兰说:“我在闽宁干部身上,看到了党员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他们的努力,带给群众的幸福。我想把发生在我身上的‘山海情’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也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奉献自己,回报社会,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记者 王 溦)